最近收到很多找工作的问题,今天集中聊聊。
我发现许多人找工作和找对象的状态挺像,尤其是年轻的朋友,特别容易一见钟情,而不是日久生情。
只要 HR 把公司的美好蓝图描绘一通,糖衣炮弹的组合拳一打,就陷进了美好的幻想,忘记了冷静的分析。
这就像看到一个颜值高的小哥哥小姐姐,就恨不得连以后孩子姓什么都想好了一样。
至于对方的人品如何,性格合不合适,成长背景是不是门当户对,全都抛之脑后。
这种心态,我统称为找工作时的 " 恋爱脑 "。
恋爱脑有什么特点?
本来自己有一大堆条件和标准,但只要碰到喜欢的人,这些标准可以一再降低和妥协,甚至全部消失。
哪怕对方的人品有问题,三观跟你不合,做过不好的事情,可你依然爱着 TA。
谈恋爱或许可以这样,但找工作绝对不行。因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人生投资行为,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计划,最好都能想周全了再行动。
不然就容易走弯路,被身边的同龄人甩在身后。
很少有人第一段恋爱就和对方白头偕老。学生时代的爱情为什么大多无疾而终,那是因为那时候你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混沌初开的年纪,人生才刚刚开始,喜欢一个人遵从的是内心冲动,而不是理性思考。
随着恋爱次数的增加,你才会了解不同性格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自己,自己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伴侣。
你能够明明白白说出一二三条出来,而不是 " 看感觉 "," 看眼缘 ",会说出这些模棱两可词汇的人,是还没搞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
所以说,爱不是冲动,爱是练习。
找工作是一样的道理。
许多人找工作冲着公司名气响,平台大,客户资源多于是想去。
诚然这些是优势,但这些优势能否对你的个人职业成长有帮助,能帮到多少,帮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打问号。
公司平台大,能接触的客户资源多,这对于一个业务总监岗位的人来说是有用的,可对于一个刚入行的小朋友来讲,这还不如有一个认真负责愿意教你的老板来得实在。
公司平台大,客户多,这些听上去很美妙,但能对你产生的直接帮助其实并不多。
因为你只是庞大公司架构中的一小环。平日工作里,周围有同事跟着,上面有老板盯着,你能享受到公司光环带给你的红利,大部分都会被更上面的人吃掉。
大公司的优势体现在流程规范化,业务多元化,视野国际化上,这些东西好是好,只是你还没有到享受这个好处的时候。
更多时候,你只是挂着个工牌,把公司名字说出去好听而已。
所以一定要分清楚你的人生阶段性目标,和公司发展目标之间的区别。这是两个目标,千万不要混淆在一起思考。
你的人生目标,和公司的目标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公司目标的实现能不能对你的个人目标有所帮助,这个值得反复揣摩。
如果你是个刚进公司不久的新人,那这个公司明年是不是 IPO 上市,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因为公司不会给你配股,就算配也配不了多少。蛋糕一定是先分给公司的元老功臣们,然后再一级级切下来,到你手里大概只会剩一点奶油。
更普遍的情况是,公司上市以后要削减成本,控制利润率,因为要对股东负责。
所以公司给到员工的福利政策可能都会变少,比如加班交通餐费报销这些会卡得更死,团建一个月一次改为半年一次,这些反而对你日常工作的影响更大。
我倒不是说公司在骗你,还是那句话,有些公司的好处,和你没什么关系。
公司的目标和你的个人目标之间是两条平行线,两者并没有交集,那就没必要去幻想。
反而你要去找到一些实在的东西,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切实提升的东西。
就像前面讲的,有一个认真负责愿意带你的好老板,比这个公司名头响平台大更重要。
因为他能帮你解决每天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你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不对,有没有走弯路,会不会运用公司现有的工具和资源,哪些工作细节是需要注意的,这些打基础的技能,在很多大公司里不见得会有人手把手教你。
相反如果你能跟到一个好老板,即使在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地方,一样能学到知识,这些近在眼前的东西远比宏大叙事要有用得多。
再比如工作环境。
这个环境,倒不是指办公室的装修怎么样,是不是在豪华 CBD,出差是不是住五星级酒店,而是你工作的整体氛围。
在这个氛围下,你能不能被激发出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而不是每天安逸度日,或者负能量爆棚。
比如我有个做数据安全管理的朋友,最近把自己的创业公司卖掉了,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十几年前和小伙伴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在学校的寝室里搭地方干,那环境绝对不能说舒服。
但大家都富有激情,奔着同一个理想拼命努力。就算每天吃泡面打地铺,在冬天没有暖气的寝室里敲代码,也能自得其乐。
用他的话说,和这帮兄弟一起就算没干成,最后也开心。
这就是氛围带动的作用。
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困难了一起想办法解决,彼此启发,争辩,甚至为了把一件事情做好而 " 吵架 ",最后吵完了还能彼此不计前嫌,继续工作。
这种能激发出每个人个体潜能的环境,比什么豪华办公室装修都管用。
因为它会带给你切实感知到的经验和技能的提升,这些会有利于你未来职场更上一层楼的发展。
又比如公司给你的 title。
确实,能获得一个更高的职称 title,会给自己的简历加分不少,说出去也有面子。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能不能担得起这个 title?如果担不起,有没有什么风险?
在管理学上有个彼得定律,讲的是所有人最终都将晋升到一个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
这个现象其实非常普遍。
假如你目前的能力只能到经理,但通过跳槽后,一下子给你个总监的 title,你 hold 不 hold 的住?
如果 hold 不住,新同事会怎么想你,新老板会怎么想你,这么多眼睛盯着你,这个压力你有没有办法应对?你有没有办法短期内迅速上手,担得起这个责任?
曾经有一位读者问我说,自己拿到一个不错的 offer,薪资 title 都比现在跳了一大级,只是担心以自己目前的能力还不能完全胜任,应该怎么办?
我说你先全面评估一下,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三个月之内一定要能够胜任 80% 的新工作,如果做不到,这个 offer 就不要接。
因为你接了,以后胜任不了就会给人落下话柄,你再跳槽的时候别人做背景调查就会知道。
任何行业的圈子都是越往上越小,这会对你的圈内名声造成负面影响,其实是划不来。
有句话叫经得住多大的赞美,就担得起多大的诋毁。还有一句话叫所有命运的馈赠,全都暗中标记好了价格。
这都说明了一个质朴的道理,凡事都有代价,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故事。
找工作,是一个不断认知和完善自己的过程。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恋人,同样也不存在完美的工作。带着恋爱脑去找工作,很容易被表象迷惑,一头扎进去,不撞南墙不回头。
20 多岁的时候找工作,最重要的是打基本功。
哪里能够让你全面、快速、专业地学到工作上的基本功,就去哪里。
比如做事情的步骤规划能力,第一步该做什么,第二步该做什么,哪些工作可以同时平行进行,如何去做时间管理。
要最大化发挥自己的能效产出,而不是每天加班累死累活,事情却没干出来多少。
再比如对行业的理解,你所在的公司只是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一环,你可以先吃透这一环,然后再到下一环的地方去。
前期花 5-10 年时间能吃透一个行业的上下游,后期你就变成这个行业的万金油。
而且这个阶段的薪资大家基本上都一样,8000 块和 10000 块差不了多少。但基本功打好了,过个三五年,这个差距就可能变成 50000 块和 10000 块的差距。
并且时间越久,这个差距拉得越大。
30 多岁找工作,重要的是看能不能发挥你的倍数化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只是一个人,但如果你能带领一个团队,把你的能力复制到团队成员身上去,这个工作产出就会成倍放大,你下面人做出来的业绩也都会算在你头上。
自然的,你获得的物质回报也会提高一个大档次。
而对你的要求也会更多元化,比如团队管理能力,沟通共情能力,业务领导能力。这时再去看公司平台实力大小,公司在业界的知名度,才会和你的能力匹配上。
如果公司能给到你足够的话语权和资源调配能力,那么你未来的职业生涯就是一条指数级增长的曲线,而不是缓慢爬坡的平滑曲线。
到了 40 岁以后,说实话去什么公司已经不重要了,反而你在这个圈子里认识谁最重要。
此刻才真正到了拼行业资源和人脉的时候。因为你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实力。
不管是去创业还是做高管,最后看的都是你的个人品牌,而不是一纸简历。
人生不同阶段,职场需求是不一样的。一定要理清楚自己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最急迫需要的是什么,再去看这份工作能否满足你的需求,最后筛选出优先级,懂得做取舍。
千万不要越级考虑,想要的太多,最后得不偿失。
找工作不要带着恋爱脑,而要带着理科脑。步步为营,慢慢走,反而会更快。
以上,共勉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张良计 "(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36 氪经授权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