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奇瑞续梦IPO

访客 2024-11-16 19:00:18 19545 抢沙发
奇瑞续梦IPO摘要: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濮振宇 距离第一次冲击 IPO 过去 20 年后,奇瑞重拾 " 上市梦 "。近日有消息称,奇瑞控股已选择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和华泰国际负责旗下奇瑞汽车的潜在 IPO...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濮振宇 距离第一次冲击 IPO 过去 20 年后,奇瑞重拾 " 上市梦 "。近日有消息称,奇瑞控股已选择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和华泰国际负责旗下奇瑞汽车的潜在 IPO 事宜,奇瑞汽车最早于 2025 年在香港上市,估值超 140 亿美元(约合 1000 亿元人民币)。

这一消息虽未获奇瑞官方回应,但与奇瑞掌门人尹同跃在公开场合的表态相吻合。在今年 9 月举行的 " 瑶光 2025 奇瑞科技 DAY" 发布会上,尹同跃明确提出:" 希望在 2025 年之前完成 IPO 计划。登陆资本市场既有利于奇瑞建立长期资本补充通道,又有利于激活奇瑞股权激励机制。"

回顾奇瑞过去 20 年的 IPO 之路,其先后尝试过借壳重组等多种上市方式,但均未有结果。业内分析指出,阻碍奇瑞成功上市的因素众多,包括其股权结构复杂、经营业绩不佳、资本市场环境受限,等等。

现在,奇瑞是否已经完全扫清了上市的阻碍?

IPO 二十年未果

奇瑞的 IPO 之路始于 2004 年。彼时,奇瑞提出了通过借壳安徽巢东股份及与江淮汽车互相持股的方式实现上市,但此后再无下文。

2006 年 11 月,奇瑞汽车时任副总经理陆建辉透露,未来五到十年奇瑞资金缺口约 300 亿元,该笔资金可能主要通过企业自身积累、银行融资和 IPO 三种渠道解决,奇瑞汽车已经在做上市的计划。2007 年,尹同跃在公开场合表示,奇瑞将尽快启动上市融资计划。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内股市低迷,证监会一度暂停 IPO,再加上奇瑞 2008 年业绩亏损 1.94 亿元,导致其上市计划搁浅。

2009 年,随着国内股市逐步回暖,奇瑞在当年 6 月作价 29 亿元向华融资产等 5 家企业出售 20% 股权。外界将奇瑞此次调整股权结构的举动,解读为其为上市铺路。时任奇瑞新闻发言人的金弋波透露:" 奇瑞上市快排到了。"

但在 2011 年,尹同跃表示,由于奇瑞汽车存在关联交易等问题,暂不考虑上市。当时有说法称,奇瑞在准备上市申报材料的过程发现公司股东之一湖山投资的最终持有人数量众多,使得公司股东人数远远超过了 200 人的规定,这导致奇瑞上市计划被迫暂缓。

在多次推动 IPO 均失败后,奇瑞在 2011 年前后开启了一场为期数年的震荡发展期,再无暇考虑上市一事。2014 年,奇瑞完成新车销量 45.53 万辆,同比增长 4.2%,实现自 2011 年以来年销量的首次销量逆转,但全年净利润仅为 1.27 亿元,相比 2013 年的 8.78 亿元下滑明显。

2016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奇瑞萌生了让旗下奇瑞新能源 " 借壳 " 海螺型材上市的想法。但这条路依然没能走通,海螺型材当时发布过一则公告称:鉴于奇瑞新能源尚未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经董事会决议决定,放弃收购奇瑞新能源。

但奇瑞对于资金的渴求十分强烈。2018 年,尹同跃在《致全体奇瑞人的一封信》中表示," 在‘奇瑞 2025 战略’规划中,我们在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智能互联 + 无人驾驶、品牌建设、高端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布局,规划落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

为此,奇瑞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从一级市场融资。2018 年 5 月,奇瑞股权转让的决议获得通过,当年 9 月,奇瑞股份与奇瑞控股发布增资扩股公告,拟引入符合条件的外部投资者,合计融资预计将不低于 162.43 亿元,但此次挂牌一直延期到年底仍未成交。

直到 2019 年 12 月,奇瑞控股与奇瑞汽车的增资扩股项目找到了投资方青岛五道口。在引入战略投资的同时,尹同跃希望青岛五道口能帮助奇瑞上市。他曾表示,新股东派来的新董事中,不少是银行、证券行业的专家,对于推动奇瑞下一步的上市工作很有帮助。

奇瑞续梦IPO

但新的波折再度出现,奇瑞引入的投资方青岛五道口无力承担奇瑞项目后续摘牌资金,直到 2022 年,为苹果代工的立讯精密加入了奇瑞投资者的行列,才让局势稳定下来。立讯精密斥资百亿元取代青岛五道口成为奇瑞新的战略投资者。

障碍是否扫清

复杂的股权结构,是奇瑞过去 20 年反复推进 IPO 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的阻碍。2008 年左右,奇瑞完成公司非核心资产剥离、股份制改造等工作,成立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其试图厘清股权结构的一次重要举动。

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奇瑞又陆续推进了业务瘦身和混改事宜。2013 年,奇瑞汽车将微车以及部分整车业务剥离至母公司奇瑞控股,自身则聚焦于乘用车。2014 年,奇瑞汽车又将零部件业务整体打包剥离至母公司。2022 年,在引入立讯精密作为战略投资者后,奇瑞宣布 " 混改彻底完成 "。

除了股权结构问题,业绩的反复震荡也是此前阻碍奇瑞顺利上市的重要因素。奇瑞自 2011 年开启品牌架构调整,将原来多个品牌的架构回归到 " 一个奇瑞 ",这一过程延续了多年,也使得奇瑞的销量表现和经营业绩变得极不稳定。

从新车销量上看,奇瑞曾在 2011 年销售新车 64.3 万辆,连续多年位居自主品牌第一。但从 2012 年开始,奇瑞销量一路下探,直到 2016 年实现 70.47 万辆后才逐渐企稳。此后的五年里,奇瑞的销售规模一直徘徊在 70 万辆的水平。

从 2016 年至 2020 年,伴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变革席卷汽车行业,奇瑞被迫放弃了 " 一个奇瑞 " 的战略,转而再度开启多品牌发展和业务扩张,这导致其本就不稳定的业绩雪上加霜。奇瑞汽车 2018 年三季度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奇瑞汽车(合并)本年累计营收 178.29 亿元,同比下滑 4.3%;亏损 14.43 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 2429.8 万元。

奇瑞的销量表现转暖出现在最近三四年。2021 年,奇瑞控股集团新车销售达到 96 万辆,2022 年达到 123 万辆,2023 年达到 188.13 万辆。2024 年 1 至 10 月,奇瑞控股累计销售汽车 202.49 万辆,同比增长 39.3%,已超 2023 年全年销量。

伴随销量增长的,是奇瑞业绩的改善,这也成了奇瑞在当前重提 IPO 的重要支撑。财富杂志数据显示,奇瑞控股 2023 年营收 390.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75.3%。利润 5.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3.3%,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 35%,在世界 500 强的汽车企业中仅次于印度塔塔。

此外,当下资本市场环境的回暖迹象,给持续寻求 IPO 的奇瑞提供了契机。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随着香港资本市场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港股 IPO 市场变得活跃,上市周期相对较短,这为奇瑞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上市时机。

根据港交所信息,截至 11 月 5 日,港股今年上市企业数量达到 55 家,在证监会最新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中,港交所 IPO 备案企业数达到 83 家,是其他境外交易所总和的 2.8 倍。

即便股权结构、经营业绩、资本市场环境都在朝着有利于上市的方向发展,也不意味着奇瑞的 IPO 就可以顺利实施。在当下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对新兴新能源车企的兴趣远高于对传统车企,其中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大新能源巨头稳居全球车企市值榜前三位,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在体量有限的情况下市值已比肩老牌汽车集团。作为一家传统车企,奇瑞怎么做才能打动投资者,成为其推进 IPO 过程中的一个无形的考验。

如何讲述新故事

" 国产品牌单车利润率参差不齐,行业均值才 5%,即便一枝独秀的比亚迪,算上补贴利润率才 16%,部分造车新势力甚至是负数,包括奇瑞在内的国产汽车品牌,无论 IPO 成功与否,首先必须对市场讲清楚资本故事,如何在长期利润率只有个位数的情况下实现投资者预期。"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关于新能源发展,奇瑞的起步并不晚。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奇瑞就尝试过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2010 年,奇瑞新能源成为国内最早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之一。2014 年,新能源汽车个人市场刚刚起步不久,奇瑞就以经典车型 QQ 为蓝本,推出了 eQ 电动车。

奇瑞的新能源车型长期面向低端市场,虽然早年得益于微型电动车的市场红利实现了销量增长,但随着补贴退坡,微型电动车市场式微,奇瑞的新能源发展又压力陡增。数据显示,奇瑞新能源 2018 年交出 6.15 万辆的销量成绩单,但 2019 年、2020 年销量分别仅 4.67 万辆、4.3 万辆。

2021 年后,奇瑞新能源推出了 " 大蚂蚁 " 等针对主流市场的新车型,但这种车型层面的 " 小修小补 " 并没有彻底改善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的被动处境。

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688.7 万辆 , 同比增长 93.4%,新能源市场全面爆发。直到 2023 年,奇瑞才真正下定决心全面转型新能源,旗下多个品牌都上马了新能源产品序列。其中,奇瑞品牌推出新能源序列风云,星途品牌推出新能源序列星纪元,捷途品牌推出新能源序列捷途山海,此外,奇瑞还打造了全新新能源品牌 iCAR。

2023 年年底,尹同跃放出豪言:"2024 年,奇瑞在新能源的行业排名上就不会这么客气了,一定会进入头部位置。奇瑞要回到新能源前三,年底要成为新能源行业第二位,要看到王传福(比亚迪董事长)的背影。"

如尹同跃所预测的,今年奇瑞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今年 10 月,奇瑞控股集团销量为 27.21 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 7.13 万辆,占比约 26.2%。但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奇瑞目前仍旧主要依靠燃油车,新能源业务还相对弱势。作为对照,今年 10 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 39.6%。

再者,奇瑞旗下的大部分新能源产品仍处于 20 万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区间,更高价位的产品销量还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奇瑞新能源尚难以获得品牌溢价。今年 10 月,定位更低的 iCAR 品牌销量为 6965 辆,今年以来累计销量为 4.97 万辆;奇瑞与华为合作打造的高端纯电动轿跑 SUV 智界 R7,其在 10 月的销量为 6897 辆。

如何进一步讲好新能源故事,是奇瑞实施 IPO 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与新能源的发展相比,奇瑞现阶段更吸引外界关注的是其出口业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 1 至 10 月,中国出口乘用车 410 万辆,其中奇瑞集团出口乘用车约 94 万辆,占比近四分之一。

在越来越多的公开场合,尹同跃开始频繁 " 兜售 " 奇瑞的出海故事。" 外国品牌在中国赚了很多钱,但留下的更多。它们做了很多本地化工作,包括人才、供应链、法规的本地化……奇瑞很多出口方法也是和来中国发展的外国品牌学的。" 在 11 月 12 日的 2024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尹同跃如此表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54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