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海女博士创业,礼新医药一款药卖出200亿

访客 2024-11-15 16:50:11 30443 抢沙发
上海女博士创业,礼新医药一款药卖出200亿摘要: 一笔震撼国产医药圈的交易诞生。昨晚(11月14日),跨国巨头默沙东宣布与礼新医药达成协议,获得其一款双抗新药LM-299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该交易预付款为5.88亿美元...

一笔震撼国产医药圈的交易诞生。

昨晚(11月14日),跨国巨头默沙东宣布与礼新医药达成协议,获得其一款双抗新药LM-299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该交易预付款为5.88亿美元,外加高达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共计32.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亿元)。

被默沙东看中的新药LM-299,具有增强抗肿瘤效果。身后的礼新医药,掌舵人是一位上海博士秦莹,2019年她在上海张江创立礼新医药,踏足肿瘤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研发极其烧钱,此前礼新医药完成多轮融资,集结了一支长长的投资人队伍。

新药研发往往九死一生。如今一款新药卖出超200亿元,无疑带给正处艰难中的国产创新药行业一缕久违的振奋。

万亿药王,买了一款中国药

根据协议,礼新医药已授权默沙东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为此,礼新医药将获得5.88亿美元的首付款。同时基于LM-299多项适应证的技术转让、开发、获批和商业化进展,礼新医药还将获得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换言之,通过卖出LM-299的全球独家权,礼新医药将合计获得32.88亿美元的收入,约合人民币237亿元。

此次买家鼎鼎有名——1953年,美国默克与沙东公司合并,诞生了后来的制药巨头默沙东。合并而来的默沙东开启了对创新药品的研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其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

时至今日,默沙东已经覆盖肿瘤学、疫苗、传染病、心脏代谢疾病、免疫学、神经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最新市值近2500亿美元。根据公司第三季度财务业绩,2024年第三季度,默沙东全球总销售额为167亿美元。

其中作为公司王牌产品,K药(即Keytruda,抗癌药的一种)销售额增长17%,达到74亿美元。据预测,公司2024年全年全球销售额将在636亿美元至641亿美元之间。不出意外,默沙东仍将稳坐药王宝座。

但危机也在逼近——K药核心专利将于2028年到期。目前,K药占据了全球PD-(L)1药物市场多数份额。随着专利到期时间临近,PD-(L)1药物市场的竞争者们已开始躁动不安。此前因失去专利保护而跌落神坛的案例比比皆是,默沙东必须解决“单品扛大旗”的隐患。

回到这次默沙东买下的LM-299,正是礼新医药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前期研究已证实,LM-299能够有效抑制PD-1和VEGF信号通路,从而增强抗肿瘤效果。目前,LM-299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此次买下LM-299的全球独家权,正是默沙东应对专利危机的动作之一。

谈及这次合作,默沙东实验室总裁李耀廸也表示,“我们持续寻找机会,扩大并丰富我们的肿瘤在研管线,覆盖差异化机制和多种疗法。该协议扩充了默沙东日益壮大的肿瘤管线。”

事实上,默沙东向来青睐中国药企。自1992年入华以来,至今中国已经是默沙东全球第二大市场。今年8月,默沙东收购了国内另一家Biotech同润生物旗下的CD3/CD19双抗CN201。为此,默沙东支付7亿美元的现金首付款,另外约定了最高6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稍早时,默沙东还买下科伦博泰一款创新双抗ADC SKB571的独家选择权。

手握重金,默沙东开启了买买买。

身后上海女博士掌舵

刚融3个亿

被药王看中,礼新医药于创投圈而言并不陌生。

背后掌舵人是一位上海女博士。公开资料显示,秦莹博士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系(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上海瑞金医院内科血液研究所读硕士时,师从“癌症诱导分化之父”——王振义院士。后出国深造,继续攻读比利时林堡大学肿瘤免疫学博士。

学成归来后,秦莹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曾在葛兰素史克、赛生医药等跨国公司担任上海肿瘤研发部总监、首席医学官、研发副总裁,拥有20年以上全球转化医学及免疫疗法临床研究经历。

直到2019年,观察到医药市场对于创新药物的需求日益迫切,秦莹决心创业。于是当年9月,她在上海张江创立礼新医药,并开展肿瘤药物研发工作。

成立至今,礼新医药身后已经聚集了一批知名投资人。据不完全统计,成立仅一年,该公司便相继完成3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还包括泰福资本、盈科资本、弘毅投资、博远资本、云峰基金等投资机构。

之后,礼新医药进展迅速,公司LM-102单抗项目、LM-302临床一期实验相继完成首例中国患者给药,M-108项目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局临床试验许可,随后礼新医药完成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夏焱资本、泰鲲基金联合领投,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跟投,资本阵营进一步扩充。

最新一幕是在今年10月,礼新医药宣布完成3亿元C1轮融资,由国内知名产业方中国生物制药领投,浦东创投、张江浩珩共同参与,老股东启明创投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跟投。同时,公司C2轮融资也已启动。

目前,国产创新药进入规模化出海阶段。当下中国创新药企出海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自主出海。即中国药企自主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然后申报上市,获批后销售。二是借“船”出海,即中国药企把自己产品的海外或全球权益卖给海外企业,由海外企业负责后续的临床开发、申报上市、生产和销售等工作。对一些中小创新药企业来说,借“船”出海是一条更为可行的路径。

默沙东之前,礼新医药已经获得多家国际药企青睐。据统计,礼新医药已连续3款产品授权给大型跨国药企,是业内少见的所有出海产品均与跨国制药巨头进行合作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之一。

其中2022年5月,礼新医药与Turning Point就LM-302达成总金额超10亿美元的交易。一年后,礼新医药宣布与阿斯利康就新型GPRC5D靶向抗体偶联药物LM-305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交易总价值为6亿美元。

算下来,礼新医药至今已经卖出了超350亿元。

今年,国产创新药出海爆单

如此一幕,正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火爆的一缕缩影。

犹记得上周,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公司(GSK)宣布,和恩沐生物达成管线合作协议,将收购其自主研发的三抗药物——CMG1A46。根据条款,交易潜在价值最高可达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6亿元)。

交易主角恩沐生物总部位于成都,成立至今融资数亿元,集结了成都高投、倚锋资本、礼来亚洲资本、固信控股等一众投资机构。而葛兰素史克所看中,正是恩沐生物旗下创新药CMG1A46——对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着巨大潜力。

无独有偶。今年10月,制药巨头诺华与成都百裕制药签订独家许可协议,将通过7000万美元首付款及可达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3亿元)的里程碑付款,获得一款在研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全球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

放眼望去,我国药企出海交易规模屡被刷新。仅仅去年,中国创新药BD首付款总额甚至一度超过全年IPO募资总额。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药企在创新药领域总共达成70项license out授权合作,已披露首付款金额将近30亿美元,潜在总交易金额则高达478.5亿美元,已远超去年全年金额。

上海女博士创业,礼新医药一款药卖出200亿

长期以来,创新药都被视为“九死一生”的行业:花费10年时间研发,投入10亿美元,成功率只有10%。还记得在清科年会上,曾有医疗投资人感慨,专注创新药投资“需要沉下心一点点深挖,不能头脑发热跟风,也不要想投出一夜暴富的企业。”

所幸license out模式,正成为中国创新药企自身造血的重要选择。究其原因,一方面,当下IPO收紧、投融资遇冷,创新药企危机感加剧,有资金、研发实力的本土药企主动进行差异化布局,以出海交易获取充足资金和海外药企的背书。可以说这变相成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毕竟只有活下去才有明天可言。

另一方面,伴随美联储降息释放更多热钱,跨国药企们面临专利悬崖及战略调整后,也在积极寻找优质投资标的。

“一次好的BD交易能改变企业的命运。”一位北京医药投资人朋友分享,短期来看,获得现金流仍是授权出海最主要的目标。“另一方面,国际医药巨头的交易背书含金量很高,间接提升了公司估值,对未来在海内外上市、融资都有帮助。”

对一级市场投资人来说,选择押注license out的创新药企,也增加了退出的机会。正如今年4月,丹麦药企Genmab以18亿美元收购Biotech公司普方生物,所看中的正是普方生物旗下产品ADC药物。后面随着收购完成,普方生物身后数十家投资机构成功实现退出,落袋为安。

新药研发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旅途,最终熬下来、走出来的人们,理应收获回报。经历了一大波倒闭洗牌潮,中国创新药的海外征途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华夏报道网 ,作者:吴琼 王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11/543015.shtml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044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