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上社交应用热度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走高,已经从交友工具发展成为一种年轻人之间的主流生活方式。需求带动增长,从欧美、拉美到亚洲,可以明显看出大众对于这类应用的接受程度和付费意愿有持续增强的趋势。
有些人只把社交应用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与里面的用户可能一直保持着网友关系,没有在现实中见面的需求。但也有不少人沉浸在应用当中,尤其是聊到了兴趣爱好相投的人,就会把从线上聊天到线下面基作为最终目标,将其视为一个有效社交的过程,而在如今纷杂的互联网中,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用户彼此建立信任后才会实现。
在多元化的社交应用中,有现实见面需求这部分人,重点考虑的一项内容便是——效率社交。他们希望通过应用快速筛选出距离相近的潜在好友,并发展至现实生活中。目前,大多数社交应用都具有智能匹配和LBS功能来帮助用户进行初筛,但直接促成见面的着实少见。
一方面考虑风险问题,尤其是在这类应用尚不成熟的地区,用户成分复杂,信任度也并没有那么强,无法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快速的线下见面会让用户之间回到熟人社交的应用中,导致原本的陌生人社交应用使用率和留存率降低。
但有挑战便会有机遇,一款以线下社交为主导的应用Timeleft近期表现不俗。去年年底上线至今,全球下载量达到82万,收入近百万美元,数据还在持续走高,并进入巴拉圭、哥伦比亚、葡萄牙等多地社交畅销榜Top20。
(Timeleft上线至今全球收入量,图源:点点数据)
一顿晚餐创造交友机遇
与其说Timeleft是一个社交应用,不如说它是一个挑战或考验。它所设置的交友模式与其他先聊天再见面恰好相反,是通过一顿约定好的线下晚餐,来开启社交之旅,如果有意向持续发展,再进行线上的深入交流。
进入应用后要先进行信息填写,由于应用承担了一个推进关系的中间角色,考虑到线下见面的安全性,需要填写的内容会更加完善,例如姓名、城市、国籍、职业、星座等等。
接下来,用户需要进行一次性格测试,作为后续匹配的重要参考。例如,测试问题中包括“给幽默在你心中的重要程度打1-10分”,打高分的用户则会尽量在分组时匹配到幽默感高的人。
尤其在MBTI爆火的当今,越来越多的人会根据性格测试结果找到与自己某一方面相同或互补的人,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交。例如一个i(内向)的人希望找一个e(外向)的人来带动自己,Timeleft也是根据这样的测试分析来保证社交的有效性。
测试完成后,便是预订晚餐时间。晚餐定期在每周三晚上7点举行,用户可基于城市位置选择往后三周的日期,在时间上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Timeleft会根据算法匹配用户与5个陌生人一起共进晚餐。
晚餐的前一天,用户会在应用中收到所匹配到小组成员的信息,包括行业、国籍、星座,也会将主要语言相通的用户分到一组,确保能够顺利交流。不过为了增强神秘感,也只是显示每项内容的所占比例,而不具体到对应的某一用户。
晚餐当天早上则会收到订餐信息,包含餐厅名称、地址和桌号,帮助用户提前做好时间管理及赴约准备。
至此的五个步骤是晚餐前的所有准备流程,如果将晚餐作为一个时间节点,Timeleft发挥的主要作用其实是在晚餐前,因为后续的线下故事,应用的可控性和参与度会随之降低。分组完成后,也就几乎决定了接下来的社交结果和用户留存情况。
一套闭环看出细节不足
敢于体验未知的人和事,勇于参与一场社交冒险,是Timeleft吸引用户的关键,对于那些社交应用发展相对成熟的欧美、拉美地区,更是得到了积极响应。
虽然用户线下见面后,应用所能发挥的作用会被限制,但Timeleft还是提供了一些互动问题,来帮助用户之间快速破冰,深度交流。晚餐过后,用户可根据自身体验对匹配的小组成员进行打分评价,同时标记成员是否确定到场。
对于超过一定次数没到场的用户,应用会对其后续参与活动进行限制,也从侧面体现出Timeleft对于信用的重视程度。在晚餐中有意向保持联系的用户,可在应用内进行后续聊天对话。
晚餐的前中后,从匹配、见面,到最终反馈,Timeleft在流程上实现了一个闭环。整体上看,应用所提供的是一次周到且完整的服务,但从细节上看,还是有一些值得推敲的点。
当前应用的受众还是集中在欧美和拉美地区,线上社交发展成熟,隐私保护感极强。因此在正式见面前,Timeleft都不会将过多的小组成员信息公开披露给同组成员。这样的做法虽然保护了隐私也保留了神秘感,但从用户反馈来看,匹配到的用户质量参差不齐,甚至通过聊天暴露出来一些人所填写信息是虚假的。
在信息的公布上,也仅仅只能通过应用内查看,并且有滞后的问题出现,也没有类似邮件、短信这类信息提醒。可以说在信息审核、验证及提醒上,Timeleft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另外是算法匹配问题,虽然在前期测试时,有关于消费偏好的问题,但一些用户发现餐厅的消费远超过自身水平,甚至被安排到了一些距离较远的高档餐厅,让人不禁怀疑应用与这些高消费餐厅之间的有着利益瓜葛,导致在社交没正式开始之前,就给用户造成了不好的体验。
前文提到,线下见面后,社交应用的作用便会被弱化,虽然Timeleft提供了一些互动问题和后续可继续聊天的窗口,但并没有做得很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
根据常理,想要深度交流的人之间会直接获取对方的熟人社交账号,就像现实生活中“加个微信”一样,后面再去使用原应用的概率并不会很高。这就造成了如线下体验感不好,用户付费后没有进行一次有效社交,应用便会被弃用,成为了“一锤子买卖”。
一次体验发展持续付费
任何社交应用想要的都是持续付费而非一次性体验,Timeleft在这一点上就显得有些不可控。应用采用前置订阅付费的模式,只有先订阅,才能进行晚餐的预订,且价格并不便宜。
data.ai数据显示,订阅费用从21.99美元—69.99美元不等。为社交付费从初始就变成了为未知和算法付费,就劝退了一批付费能力没那么强的用户,再加上晚餐的费用,尤其是被分配到高档餐厅,算下来并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数据来源data.ai)
大多数社交应用针对人群都是年轻人,甚至有很多学生群体,但Timeleft在目标用户上有所差异,整体上偏向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社会人士,金钱能力变成了一道隐形门槛。
从内购上看,应用内购收入约27.4万美元,占整体收入的约27.6%。美国作为社交应用的主力,贡献70.7%的内购收入排在第一位,且从今年5月份开始数据持续上升。法国、巴西位列第二、第三,分别占比8.35%和8.13%。这些区域不仅是社交的高需求之地,且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大众对于社交的付费能力较强,符合Timeleft的目标用户定位。
想要用户持续付费,就要保证首次线下晚餐的优质体验感,而体验感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算法的匹配结果,算法又是基于用户所填信息的真实性。
那么倒推回来,在保证用户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在注册时就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技术上优化算法,并在餐厅的选择上考虑组内成员的距离和时间,便可提升用户体验,从而促进二次付费。
Timeleft算是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社交的一次新尝试。作为一个“牵线”工具,虽然在细节上还有待补充,但商业模式上已经快速被打通,变现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有望成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新兴社交应用。
结语
“时间宝贵,不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上”是很多成年人的现状。虽然线上社交应用给大众提供了不少娱乐体验,但想要真正达到社交目的,线下见面沟通则是更有效的方式。一款社交产品,完整的闭环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但细节处理更是关乎变现的重要因素。哪怕欧美在社交领域已是一片红海,但新的思路与尝试带来的效果总能收获惊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