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格局,加速形成。
几年前,明源君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房地产未来会分裂成四个行业,房企也已将分化成四类企业:
投资商:利用便宜的钱,在地产全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从中获利。开发商:类似于传统手艺人,靠品牌输出及项目开发管理能力赚钱。运营商:围绕存量物业运营赚取租金;以及自持物业增值产生收益。服务商: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赚取服务费用。
这四种角色,可能会有所重合,也就是说,一家房企可能同时扮演着其中两个或以上的角色。
过去,住宅市场处于上升周期的时候,绝大部分房企都属于开发商的角色,大家的业务模式大同小异,都是以住宅开发为绝对核心甚至唯一业务。
而随着住宅业务缩水,房企转型不断深入,目前行业分化已经逐步成型,上述这四种身份,在房企身上体现越来越明显。一种新的房地产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01 地产行业分化重整,呈现出 2 大变化趋势
一方面,投资与开发加速分离。
过去开发商多数是大包大揽模式,投资 - 设计 - 招采 - 建设 - 销售,每个环节都抓在手里。
这种模式,在过去市场良好,房价上涨的时候,是没问题。房企虽然借了很多钱,付了很多利息,但上涨的房价带来的利润空间,可以覆盖掉这部分成本。
依靠负债驱动发展,一旦遭遇融资收缩,风险便暴露无遗。而在供需逆转之下,这一模式也难以为继。
据七普数据,截至 2020 年末,我国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 41.76 平方米,这个数据,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房子紧缺的时代过去了。
购房需求已经从追求 " 有房子 ",升级到追求 " 住得好 "。改善型置业成为绝对购房主力。
这对很多开发商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没有造好房子的能力,在这个市场没法立足。
行业的变化,加速了投资与开发的分离,带动了地产代建快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 90 多家房企涉足代建业务,其中,大多数是民企。
代建企业通过输出专业能力,为委托方提供项目建造、咨询、销售等服务,赚取代建费。有的代建方具有较好品牌认知度、美誉度,还可以输出品牌,让项目产生溢价,获取利润分成。
这几年,在城投托底拿地、出险房企纾困、保障房建设等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地产代建迎来了飞速发展。仅去年一年,代建企业新项目建面预计就达到 17312 万平方米,同比大增 56%。
代建的崛起,宣告地产开始步入投资与开发分离时代。
另一方面,运营商与服务商规模渐成。
过去高周转模式下,房企与项目之间的关系,从项目交付出去那一刻就结束了。
而事实上,建筑的生命周期才刚开始。在整个生命周期上,还有很多环节可以赚钱,比如,做项目运营,为项目里的人提供服务,做项目维护甚至重建。
商品房年销售额最高规模是 18 万亿,去年下滑至 11.6 万亿。未来是否还会缩水很难说,但极大概率不会重回巅峰。
市场趋于饱和,增量空间很难养活过去那么多的房企,也很难支撑现有房企规模持续增长。
房企不得不从存量空间去寻找机会:
一是通过存量物业运营,如商业空间、产业园区、长租公寓等,通过运营使物业增值,并获取租金收入。二是给予存量物业提供服务,赚取服务费用。典型的如物业管理,产业园区管理服务,大型场馆运营服务等。三是介入存量改造,也就是城市更新,房企可以参与各地老旧小区、老旧厂房等的改造。
当前,增量开发与存量运营之间,已经形成此消彼长趋势。
多元化发展的房企,存量运营及服务收入在总营收占比不断提高。
比如以运营能力见长的华润置地,多年来积累的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等优质资产,为其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财报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华润置地经常性业务收入 227.8 亿元,在集团业务中的利润贡献占比已经达到利润贡献占比已经达到 51.4%。
" 住宅 + 商业 " 双轮驱动的新城控股,商业板块也在继续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实现商业运营总收入为 62.12 亿元,同比增长约 19.44%,其中,物业出租及管理业务毛利 41.91 亿元,在公司总毛利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43% 大幅提升至 57%。
挖掘存量物业的价值,不仅是房企发展的需求,也是政策引导的方向。尤其是体量庞大的住宅。
住建部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共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共 5.37 万个,共完成投资近 2400 亿元。
中国住宅建成时间集中,老龄化也集中。按照中央的规划," 十四五 " 期末,将力争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这样的老旧小区,大约有近 17 万个。这个体量,也足够养活很多房企了。
02 活下来的房企,各有各的拿手戏
如前文所言,以前房企全都做住宅产品的时候,大家的模式高度重合,就连产品都高度同质化。即便如此,由于市场空间大,容错率高,就算房企资质平平,也能野蛮生长。
这一轮的洗牌,使一批房企离开牌桌。活下来的房企,也出现明显分化:不仅差距拉大,差异也在放大。行业呈现出 " 百花齐放 " 的趋势。
做住宅开发的房企,各有各的护城河
这几年,地产百强榜座次发生了剧烈变动,国央企整体上行,而民企普遍回落。而那些仍然稳住、甚至还逆袭的房企,都有自己一套杀手锏。
有的在布局上占领优势。
统计显示,去年 top20 房企中,均价在 3 万元 /㎡以上的有 3 家,依次是:滨江(43073 元 /㎡)、越秀(32790 元 /㎡)与华发(31545 元 /㎡)。
销售均价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布局,城市能级越高,地价越高,项目售价也水涨船高;产品定位,改善乃至豪宅产品具有更高溢价空间,能为房企争取更多的利润。
这与当前改善主导的需求结构也是匹配的。
这几家房企的共性,就是布局高度集中,且重仓核心城市:滨江重仓在杭州,华发重仓在上海,越秀重仓广州。
有人可能会认为,高能级城市房企都抢着进,这构不成什么独家优势。
其实不然。很多人可能也注意到,这一轮深耕型房企反而抗风险能力普遍更强。房企长期深耕一个区域,对城市发展、客户特征的了解更深入,有助于精准投资及产品研发。
口碑建立也并非一拓而就,房企在一个区域长期扎根,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并非一个新进者所能比拟的。
有的在开发能力上有独到之处。
上述提到的越秀地产,除了布局优势外,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 TOD 项目开发能力。
TOD 项目体量大、业态复杂、开发难度高,很多房企对此望而却步。
越秀地产的前身是广州城建总,先天具备参与城市建设的基因。在高难度的 TOD 项目开发上,越秀地产如鱼得水。
截至今年六月份末,越秀地产在广州和杭州共开发 10 个 TOD 项目,TOD 项目的总土地储备更是达到了 310 万平方米,约占总土地储备的 12.4%,约占总土储面积的 12.4%。
上半年 TOD 项目贡献了 94.6 亿销售额,对整体业绩的贡献率达到 17.1%。
有的积累了良好的产品口碑。
比如绿城,算是少数有品牌效应的房企之一。
今年前 10 个月,绿城实现了约 2150 亿的总销售额,其中自投项目销售额 1303 亿元,位列行业第六,较去年排名又提升了一位。代建项目的销售金额更是达到了 847 亿元。
绿城的口碑效应,也影响着绿城体系的各个板块。
比如其代建板块 ,得益于母公司的背书,绿城管理不仅能输出项目管理能力,也能为委托方输出品牌,帮助项目溢价。单凭这一点,便足够吊打许多同行。
有的管理能力遥遥领先。
说起管理,业内有两家房企为人们津津乐道。
一家是滨江地产,以超高人效为人所知。
近年来,滨江的人均销售额一直保持在 " 过亿 " 的水平,遥遥领先于同行。
超高人效的背后,一是布局高度集中,管理半径小,效率极高;二是强大的供应链,减轻了滨江的管理压力。
很多房企都在学习 " 滨江模式 ",但至今没有哪家能超越。
另一家是中海,素有利润王之称,虽然这几年利润率有所下滑,但依然遥遥领先。中海最有名的,是其成本管理能力。A4 纸双面打印的故事,在业内几乎人尽皆知。
中海仍持续强化其成本费用管控优势。
中海去年的分销费用与行政费用合计占收入的比例为 3.4%,同比下降了 0.2 个百分点。同时,还通过供应链集中采购方式将招采成本降低了 13%。
当然,中海 " 利润王 " 的身份,还得益于精准拿地布局,以及超低的融资成本。其融资利率一直以来都处于行业最低区间。
转型多元化的房企,已逐步建构起新增长极
部分房企转型已见成效,他们不仅是开发商,更是地产运营商、服务商。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华润置地。前瞻性的多元化布局,让华润置地在面对行业调整时有了更多胜算。
目前,华润置地经常性业务的利润率已经超过开发业务,第二增长曲线已正式形成。旗下的万象系购物中心,已成为内地高端商业的代表,也是华润置地最闪亮的一张招牌。
未来,华润置地的目标是转型大资管。战略核心是将 "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 " 调整为 " 经营性不动产与资管业务 "。
作为民企之光的龙湖,多元化转型成效更加凸显。
截至去年,龙湖的运营及服务业务对集团核心权益净利的贡献率,已经达到 60% 以上。换言之,现在的龙湖,与其说是一家开发商,不如说是一家地产运营商 / 服务商。
早在多年前,其他房企还在住宅市场跑马圈地的时候,龙湖便开始将眼光转向存量市场,并逐步确立了一个开发航道、两个运营航道、两个服务航道的 "1+2+2" 三大业务板块。
经过多年培育,运营和服务业务已进入收获期,成为龙湖集团利润企稳、重回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些率先突围的房企,有力的推动着行业走向一种全新格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明源地产研究院 ",作者:若可,36 氪经授权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