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收集龙卷风,在“作死”中赚钱

访客 2024-10-30 15:10:38 73432 抢沙发
收集龙卷风,在“作死”中赚钱摘要: 追风族,名字听着就拉风。但要看追的是什么风,是清风拂面,还是大风起兮,还是狂风骤雨。有这么一批人,就酷爱狂风骤雨。他们追逐台风、飓风、龙卷风、雷暴、暴风雪,然后拍照拍片,纪录下每一...

追风族,名字听着就拉风。但要看追的是什么风,是清风拂面,还是大风起兮,还是狂风骤雨。

有这么一批人,就酷爱狂风骤雨。他们追逐台风、飓风、龙卷风、雷暴、暴风雪,然后拍照拍片,纪录下每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

有人在台风天拍婚纱照,为了体验 " 末日下的爱恋 ";

有人组织极端天气观光旅游,带着一帮人一起近距离体验龙卷风有多卷。

" 这不就是作死?" 我同事王叔评价道。

确实,无论做了多少安全措施,在毁天灭地的威力下都不值一提。在 2013 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次龙卷风,就卷走了三个追风族。

即使不看数据,光看追风族镜头下的惊险场面,就不难想象这一行有多危险。

电影《无惧风暴》中,追风族就被龙卷风卷向高空,在死前看到了壮丽景象。

在我国,虽然惜命的人占大多数,但也有少数追风族的存在,而且十分专业。

如职业风暴摄影师刘屹靖,拍摄的作品就多次登上 SCI 封面,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追风者。

但要论玩得虎、玩得花、玩得风生水起,还要看欧美。欧美追风族不仅作天作地,甚至还把搞钱的手伸向阎王殿,侥幸不死就赚钱,探索出了一种 " 极端天气产业链 "。

早在七十多年前,美国就已经出现追风族这一行业,有的摄影师甚至全职拍摄龙卷风,据说照片每年销售量超过上千张。

随着 1996 年电影《龙卷风》的上映,不少至死是少年的欧美小伙,内心的小火苗被纷纷点燃,他们本着 " 闲着也是闲着 " 的精神,开始投身追风事业,在死亡线上左右横跳。

这才成就了名为 "Tornadic Expeditions(龙卷风探险)" 的商业公司,直接承办龙卷风观光业务,一趟旅程大概 6 到 10 天,消费 2000 到 4100 美元。

Tornadic Expeditions 官网

换算成人民币,最便宜的也要一万四,妥妥的 " 灾难级旅程 "。据说体验刺激又上瘾,有超过七成的游客玩了还想再玩。

关于这趟旅程的介绍

如果说龙卷风观光还只是在风暴外围打卡,那么英国网红 Zac Alsop 的整活,就把这件事推向了抽象的高峰——他要抓一丢丢龙卷风,然后卖掉。没错,只能用 " 一丢丢 " 来描述。

想完成这种任务,我们中国有一套惯用流程,著名老艺术家宋丹丹老师就曾解决过 " 大象装冰箱 " 难题:先把冰箱门打开,把大象装进去,再把门带上。

不知道 Zac 有没有参悟过遥远的东方智慧,不过他的做法确实有点铁岭画风:他打算在车上安置一个可以灌入风的塑料盒,然后把车开进龙卷风,出来了再把盒子打开,和把大象装冰箱一个原理。

用盒子装龙卷风,图:Instagram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保命问题,而安全说到底,就是设备与团队问题。

在欧美,由于追风族行业人数众多,相应的装备也颇为丰富。在硬件上,他们对车辆进行各种改装,比如增重、加大马力、加厚钢板,增加锚钉,提高玻璃强度等等,力求打造一个能够对抗狂风的小堡垒。在软件和用品上,他们设置气象监控设备、GPS、通讯设备、照明设备以及完备的急救用品,多管齐下,武装到牙齿。

Zac 不是全职追风族,但他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也能找全职追风族带飞。很快,Zac 就坐上了拉风的改装追风车,车上还印有团队 Storm Chasers(暴风追逐者)的名号——光听名号就知道团队是专业的,就好比爱打羽毛球的老王,社区人称 " 羽毛球王 ",必定是有点本事在身上,否则绝不敢如此招摇。

Zac 和他的 Storm Chasers 车子,图:Instagram

除了装备过硬,这些职业追风者也有着超强的分析判断能力,为了尽可能长久地活着追风,职业追风者绝不只是闭眼 allin,他们会持续学习龙卷风相关的气象知识,并且数年乃至十余年如一日地观察龙卷风,要做到了如指掌,策略才能安全有效。

即便如此,抓龙卷风也需要相当的运气,因为龙卷风来得快去得快,经常几分钟就卷完了。而且在地面的最小直径平均为 200 到 300 米,即使扩大到地面破坏范围,也就是一公里左右。

收集龙卷风,在“作死”中赚钱

时间紧目标小,移动速度快,所以才叫 " 追 " 风。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龙卷风经常不是单独出现,而是成对或者成堆,机会虽然多了,但如果周围出现了三四个龙卷风,这泼天的流量谁敢吃啊?

龙卷风的结构

不过 Zac 确实是整活圣体,运气没得说,很快,团队就带着他成功找到了一个龙卷风,并顺利切入了龙卷风乌漆嘛黑的中心地带,成功从中穿过。捕风的塑料盒吱嘎作响,却硬挺到了最后," 抓 " 住了一盒子的——污水。

这确实是龙卷风的全部了,因为龙卷风的成因在于气流的不稳定,不同气流相互作用,形成气旋,气旋伸展增强,构成了强力而细长的龙卷风核心,并进一步形成龙卷风,这个过程中还经常伴随着降水或者冰雹。

也就是说,刨去看不见摸不到的空气,龙卷风确实是 " 水做的 ",顶多里面掺点被吹起来的泥灰木料。

不过这次战果已经算是 Zac 的小胜利了,他上次去天上 " 采 " 了一塑料袋云彩,才攒了一点水珠,就通过雾气装置做成了一件 " 云彩 " 艺术品,还成功卖出了高价。

而这次他吸取经验,直接在龙卷风的污水中放入旋风装置,让污水转起来,看上去就像个小型龙卷风,放在画廊展出也毫不违和,相信会跟上次一样,很快找到买家。

虽说一盒空气与水并没有什么任何使用价值,但买家也不一定就是傻子。正如不少创业者挂在嘴上的," 卖商品不如卖故事 ",Zac 卖的不是污水,而是商品背后的一整套惊险刺激的故事,以及 " 龙卷风之水 " 的稀缺性。

主要在于水背后的故事,图:YouTube

可以说,Zac 用自己的历险视频与制作过程记录,成功地将自己的故事包装成了一个具象的商品售卖,买家可以用来收藏,就好像某些古董爱好者喜欢收藏 " 微波炉专用元青花 " 一样,主打一个 " 人无我有 " ——更何况,这龙卷风的水还保真。

这种商业理念其实不少见,在国内也有不少人在售卖这种看似没什么用,但你就是不容易搞到的东西。比如《我的阿勒泰》热播的时候,有人销售阿勒泰的空气;还有人向南方兜售黑龙江的雪,真正实现了 "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

当然,这种东西的伪造成本太低了,给你一瓶水,你怎么知道是不是黑龙江的雪化的?凤凰传奇就曾经在一次反诈科普表演中,售卖 " 珠峰空气 ",嘲讽这种乱象。

但有人卖假货,并不能证明追风族这个职业毫无价值。事实上,这个行业在艺术范畴与研究范畴,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在极端天气中拍摄的照片,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破坏力,具有末世般的美感与艺术感;

另一方面,在龙卷风、冰雹等极端天气中采取的样本或拍摄的照片,也有利于气象学研究工作,比如前文提到过的职业风暴摄影师刘屹靖,就参与了国家自然重点项目观测试验的拍摄工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冰雹研究小组为了确定冰雹内部的物质与冰雹中颗粒物的分布等信息或数值,曾发出公告,愿意 " 用冰雹换玛瑙 ",面向广大群众收集冰雹样本,可见需求还是有的。

了解龙卷风的形成方式可以改进龙卷风预报和警报从而拯救生命,图:inside.nssl.noaa.gov

而且追风族虽然一直在 " 玩命 ",却也不是真的活腻了,他们在追风时会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如果遇到了真正威胁性命的情况,也会毫不犹豫地撤离。

这是一群冒险者,追求刺激与极限,这是多数人难以理解的,毕竟,大部分人更习惯安安稳稳地活在当下,而少数人,则天生适合在风中追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令狐小跑,审稿:蟹黄捞饭,图文制作:7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343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